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汕头市企业信用评级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2024-06-26 19:08:2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81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汕头市企业信用评级管理暂行办法

广东省汕头市人民政府


汕头市企业信用评级管理暂行办法

(汕头市人民政府令第57号 已经2002年4月30日市人民政府第六十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规范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行为,防范企业信用风险,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是指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组织(以下简称信用评级机构)按照行政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的有关规定及其对企业的分类管理信息和其他外部因素为标准,根据采集的企业信用信息,对企业(包括各类社会中介机构,下同)的经营状况、社会资信状况和信用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
  个人或未经批准的组织不得从事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业务。
  第三条 信用评级机构依照本办法对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企业进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
  第四条 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应当遵循合法、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信用征信监督机构,负责对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业务的监督管理。具体监督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六条 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及办法由信用评级机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和企业类型,参照国际惯例制定,并报信用征信监督机构备案。
  海关、税务、工商、技术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应当将其对企业分类管理的有关规定及其对企业的分类管理信息,报信用征信监督机构备案。
  第七条 信用评级机构可以接受企业的委托,依法对委托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
  第八条 信用评级机构可以根据业务需要,依法对企业信用等级进行自主评定。
  第九条 信用评级机构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未禁止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依法对企业信用等级进行强制评定。
  第十条 信用评级机构按有偿原则提供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服务,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收费:
  (一)依法定职权调查的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二)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收费的其他使用人。
  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的收费标准,应当报市物价部门核定。
  第十一条 信用评级机构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披露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结论或评级报告,必须征得该企业的同意。但披露按照本办法第九条规定做出的信用评级结论或评级报告,或者依法向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或其他使用人提供信用等级评定结论或评级报告的除外。
  信用评级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得泄露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结论或评级报告。
  第十二条 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结论或评级报告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期一般为一年,但信用评级机构可以依据企业资信状况的变化情况,依法随时进行调整。
  第十三条 企业认为信用评级机构对本企业等级评定结论或评级报告与事实不符的,有权要求信用评级机构更正,并提供有关资料。
  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的更正要求,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进行核实,并作出更正或不予更正的书面答复。不予更正的,应当说明理由。企业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答复有异议的,可以向信用征信监督机构申诉。
  第十四条 企业在信用等级评定过程中应当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信用信息。
  企业提供虚假信息的,信用评级机构应将其作为企业的不良资信记录在案,作为对该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新的依据。
  第十五条 信用评级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信用征信监督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并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3万元以下罚款;因信用评级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过错造成当事人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二年四月三十日


青岛市人民政府即发《青岛市企业转制工作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


青岛市人民政府即发《青岛市企业转制工作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第一条 为加快我市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 规范企业转制工作程序, 缩短转制时间, 降低转制成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国家.省有关规定,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企业转制是指本市国有或集体企业按规定改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合作制企业。
  第三条 体改.经济.建设.财贸.外经贸等综合管理部门, 按系统分工负责企业转制的审批工作。
  第四条 企业申请转制, 应当向市.区(市)企业主管部门或机构(以下称企业主管部门)提报转制申请书, 同时抄报审批机关。
  企业主管部门收到企业转制申请书后, 须在7日内作出答复。同意转制的, 企业主管部门向审批机关提交关于所属企业转制的请求, 并附转制企业的转制申请书等文件资料, 审批机关受到转制请示后, 在3日内给予答复。
  第五条 经初审同意转制的, 企业应当在3日内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报资产评估立项申请, 并同时抄报企业主管部门和审批机关。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自收到企业上报的资产评估立项申请书之日起7日内作出答复, 对符合规定要求的, 下达评估立项批准书。
  第六条 企业获准资产评估立项后, 应当委托本市具有资产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其全部资产及负债进行评估。资产评估中介机构接受企业资产评估委托后, 应当指导企业在10日内填报有关资料, 并自填有关资料完成之日起10日至15日内进行资产评估, 出具资产评估报告书。
  企业在资产评估中出现财产削价.报废.呆账。坏账等损失时, 应当经产权持有者或企业主管部门及贷款银行同意后, 方可向有关部门提出冲销企业资产申请, 并同时附报有关证明资料。冲销企业资产的审批工作, 按照转制企业的经济性质, 国有企业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 集体企业由地方税务部门负责。审批部门应当自企业提出申请之日起7日内完成对冲销资产项目的核实, 对符合规定的予以批准。
  第七条 企业在进行资产评估等项工作的同时, 应当在企业主管部门和审批机关的指导下, 制定企业章程.发起人协议书.参股说明书等文件.资料, 并做好宣传发动和内部职工的认股摸底工作; 按规定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名称预先核准手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名称预先核准手续的时间不得超过3日。
  第八条 企业应当在资产评估完成后, 将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书报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自企业报送资产评估报告之日起10日内, 组织对资产评估报告书进行复核.确认; 对符合规定的, 下达资产评估确认书。
  第九条 企业按规定办理完毕前述各项手续后, 即将全部转制文件资料报送审批机关。审批机关在7日内作出答复, 对符合转制条件.手续齐备的, 下达准予转制的批复。
  第十条 设置国家股.集体股或出售产权转制的企业, 其股权设置比例或产权租赁数额, 须经企业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企业主管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自收到股权设置方案或产权出售方案之日起7日内作出答复。
  第十一条 企业获准转制后, 应当按参股说明书的规定, 开展认股工作, 并在7日内认购全部股份。然后持资产评估确认书和筹集资金的证明, 到中介机构办理验资手续。对文件和资料齐备.资金全部到位的, 验资机构要在3日内出具验资证明。
  第十二条 企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企业具体转制模式和控股.参股情况, 选择企业领导层候选人, 并按法定程序及时向转制企业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推荐董事.监事.董事长.监事会负责人.总经理等候选人。企业主管部门自企业提报企业候选人名单之日起10日内确定推荐候选人。
  企业主管部门在推荐企业董事.监事等候选人的同时, 委派国家股股权代表, 明确国家股股权代表持股股数。国家股股权代表, 应当作为董事候选人。
  第十三条 企业取得验资证明后, 应当在审批机关和企业主管部门指导下, 于10日内召开企业创立大会, 选举董事会.监事会成员; 召开首届董事会.监事会会议, 选举董事长.监事会负责人, 聘任总经理。
  第十四条 企业创立后, 应当持有关文件.资料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对符合设立条件的,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于10日内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 属国有产权整体或部分出售转制的企业, 由市产权交易中心负责办理产权
  转让手续, 出具资产转移证明.资产转移协议书, 市产权交易中心自企业按规定报齐文件.资料之日起5日内办理完全部手续。
  第十六条 上市公司按国家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 中介服务机构在企业转制过程中按照以下规定收取费用 :
  (一)资产评估收费, 按照国家规定的差额定率累进收费标准收取(附表)。以股份制形式组建的集团公司, 包括母公司和所属的子公司.分公司, 在评估资产收费时, 按照各企业评估资产总额合并计算收费。
  (二)验证注册资本收费.查账验证年度会计报表收费, 参照国内普通企业收费标准就低收费(附表)。
  (三)办理企业产权转移手续收费, 国有企业产权整体出售或部分出售改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 按照每户一次0.1万元收取。
  第十八条 对一般亏损企业内部职工出资入股转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 在转制过程中的资产评估.验证注册资本.办理产权转移手续等项收费, 按第十七条规定的收费标准减半收取; 对亏损较为严重的转制企业由自愿进行义务服务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验证注册资本, 免于收费, 市产权交易中心免于收取产权转移手续费。
  第十九条 本规定具体执行中的问题, 由市体改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资产评估差额定率累进收费表
  ┏━━━┯━━━━━━━━━━━━━━┯━━━━━━━━━━━━━━━┓
  ┃档 次│ 计 费 额 度(万 元) │ 差 额 计 费 率 %   ┃
  ┠───┼──────────────┼───────────────┨
  ┃  1 │100以下(含100)   │      6         ┃
  ┠───┼──────────────┼───────────────┨
  ┃  2 │100以上 - 1000(含1000)   │     2.5       ┃
  ┠───┼──────────────┼───────────────┨
  ┃  3 │1000以上 - 5000(含5000)   │     0.8       ┃
  ┠───┼──────────────┼───────────────┨
  ┃  4 │5000以上 - 10000(含10000)  │     0.5       ┃
  ┠───┼──────────────┼───────────────┨
  ┃  5 │10000以上          │     0.1       ┃
  ┠───┼──────────────┴───────────────┨
  ┃备 注│资产评估收费标准分为五档, 分档计算收费额, 各档相加为收费总额┃
  ┗━━━┷━━━━━━━━━━━━━━━━━━━━━━━━━━━━━━┛
                验证注册资本及查验年度会计报表收费表
  ┏━━━━┯━━━━┯━━━━━━━━━━━━━━━━━━━━━━━━━━━━━━━━━━━━━━┓
  ┃    │    │       分   档   收   费   金   额            ┃
  ┃    │    ├───┬────┬────┬────┬────┬────┬─────┬───┨
  ┃ 项 目│收费依据│50以下│ 50至100│100至500│ 500至 │ 1000至│3000至 │5000至  │10000 ┃
  ┃    │    │   │ 以下 │ 以下 │1000以下│3000以下│5000以下│10000以下 │以上 ┃
  ┠────┼────┼───┼────┼────┼────┼────┼────┼─────┼───┨
  ┃验证注 │注册资本│ 0.05 │ 0.1  │ 0.2  │ 0.4  │ 0.6  │  0.8 │ 1    │1.3  ┃
  ┃册资本 │总额  │   │    │    │    │    │    │     │   ┃
  ┠────┼────┼───┼────┼────┼────┼────┼────┼─────┼───┨
  ┃查验年度│企业资本│ 0.2 │ 0.35  │ 0.6  │ 0.85 │ 1.05 │ 1.35 │ 1.65  │2   ┃
  ┃会计报表│总额  │   │    │    │    │    │    │     │   ┃
  ┠────┼────┴───┴────┴────┴────┴────┴────┴─────┴───┨
  ┃ 备 注 │验证注册资本和查验年度会计报表收费, 按各档收费标准不累加收费。            ┃
  ┗━━━━┷━━━━━━━━━━━━━━━━━━━━━━━━━━━━━━━━━━━━━━━━━━━┛
                           青岛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六年九月二十日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废止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相抵触的劳动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劳动部办公厅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废止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相抵触的劳动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1993年2月10日,劳动部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
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我部对现行的劳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经研究和商得联合发文单位同意,决定对与《条例》相抵触的一批劳动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
附:废止的劳动规范性文件目录
表:废止的劳动规范性文件目录
----------------------------------------------------------------------------------------------
|序号| 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发布日期 | 废 止 原 因 |
|----|----------------------------|----------------------|------------------------------|
| | | 劳人护(1988) |与《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三款 |
| |劳动人事部关于冶金工业部冶金| 13号 |“企业有权抵制任何部门和单 |
| 1|企业升级中考评安全指标的复函|1988年4月19日 |位对企业进行升级、考核”的 |
| | | |规定相抵触 |
|----|----------------------------|----------------------|------------------------------|
| |劳动人事部关于国家建筑材料工| 劳人护(1988) | |
| 2|业局建材企业升级中考评安全指| 15号 | 同 上 |
| |标的复函 |1988年4月19日 | |
|----|----------------------------|----------------------|------------------------------|
| |劳动人事部关于中国船舶工业总| 劳人护(1988) | |
| 3|公司企业升级中安全考评指标的| 16号 | 同 上 |
| |复函 |1988年4月19日 | |
|----|----------------------------|----------------------|------------------------------|
| |劳动人事部关于航空工业部企业|劳人护(1988)5号| |
| 4|升级安全考评指标的复函 |1988年4月22日 | 同 上 |
| | | | |
|----|----------------------------|----------------------|------------------------------|
| |劳动部关于尽速报送企业升级中| 劳字(1988)2号| |
| 5|安全考评办法的通知 |1988年4月21日 | 同 上 |
| | | | |
----------------------------------------------------------------------------------------------
----------------------------------------------------------------------------------------------
|序号| 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发布日期 | 废 止 原 因 |
|----|----------------------------|----------------------|------------------------------|
| |劳动部关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 劳字(1988)5号| |
| 6|公司企业升级中安全考评指标的|1988年4月22日 | 同 上 |
| |复函 | | |
|----|----------------------------|----------------------|------------------------------|
| |劳动部关于水利电力部企业升级| 劳字(1988) | |
| 7|中安全考评指标的复函 | 15号 | 同 上 |
| | |1988年4月30日 | |
|----|----------------------------|----------------------|------------------------------|
| |劳动部关于中国民用航空局企业| 劳字(1988) | |
| 8|升级中安全考评指标的复函 | 39号 | 同 上 |
| | |1988年5月21日 | |
|----|----------------------------|----------------------|------------------------------|
| |劳动部关于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 劳字(1988) | |
| 9|企业升级中安全考评指标的复函| 59号 | 同 上 |
| | |1988年6月5日 | |
|----|----------------------------|----------------------|------------------------------|
| |劳动部关于中国包装总公司企业| 劳字(1988) | |
|10|升级中安全考评指标的复函 | 60号 | 同 上 |
| | |1988年6月5日 | |
|----|----------------------------|----------------------|------------------------------|
| |劳动部关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劳字(1988) | |
|11|企业升级中安全考评指标的复函| 61号 | 同 上 |
| | |1988年6月5日 | |
|----|----------------------------|----------------------|------------------------------|
| |劳动部关于林业企业升级中安全| 劳字(1988) | |
|12|考评指标的复函 | 62号 | 同 上 |
| | |1988年6月5日 | |
----------------------------------------------------------------------------------------------
续表:
----------------------------------------------------------------------------------------------
|序号| 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发布日期 | 废 止 原 因 |
|----|----------------------------|----------------------|------------------------------|
| |劳动部关于铁道部企业升级中安| 劳字(1988) | |
|13|全考评指标的复函 | 63号 | 同 上 |
| | |1988年6月15日 | |
|----|----------------------------|----------------------|------------------------------|
| |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关于| 劳安局字 | |
| |《关于全民企业下属的劳动服务| (1988)45号 | 同 上 |
|14|公司发生伤亡事故是否影响企业|1988年11月15日| |
| |升级的请示》的复函 | | |
|----|----------------------------|----------------------|------------------------------|
| |劳动部关于交通行业企业升级中| 劳安字 | |
|15|考评安全生产指标的复函 | (1988)17号 | 同 上 |
| | |1988年12月8日 | |
|----|----------------------------|----------------------|------------------------------|
| |劳动部关于水产行业捕捞企业升| 劳安字 | |
|16|级安全考评指标的复函 | (1988)18号 | 同 上 |
| | |1988年12月16日| |
|----|----------------------------|----------------------|------------------------------|
| |劳动部、国务院企业管理指导委| 劳安字 | |
|17|员会关于企业升级中安全生产考| (1989)5号 | 同 上 |
| |评工作的补充规定 |1989年2月10日 | |
|----|----------------------------|----------------------|------------------------------|
| |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关于| 劳安局字 | |
|18|印发各产业部门企业升级中安全| (1989)40号 | 同 上 |
| |考核指标的通知 |1989年5月12日 | |
|----|----------------------------|----------------------|------------------------------|
| |劳动部关于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企| 劳安字 | |
|19|业升级安全考评指标的复函 | (1989)19号 | 同 上 |
| | |1989年6月9日 | |
----------------------------------------------------------------------------------------------
续表:
----------------------------------------------------------------------------------------------
|序号| 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发布日期 | 废 止 原 因 |
|----|----------------------------|----------------------|------------------------------|
| |劳动部关于上海手表厂发生车祸| 劳安字 | |
|20|事故是否影响企业升级问题的复| (1989)10号 | 同 上 |
| |函 |1989年6月12日 | |
|----|----------------------------|----------------------|------------------------------|
| |劳动部关于医药工业国家级企业| 劳安字 | |
|21|安全考评指标的复函 | (1989)17号 | 同 上 |
| | |1989年9月13日 | |
|----|----------------------------|----------------------|------------------------------|
| |劳动部关于矿山企业升级中安全| 劳矿字 | |
|22|生产考评工作的具体规定 | (1989)10号 | 同 上 |
| | |1989年9月26日 | |
|----|----------------------------|----------------------|------------------------------|
| |劳动部关于兵器工业企业升级安| 劳安字 | |
|23|全考评指标的复函 | (1989)20号 | 同 上 |
| | |1989年10月7日 | |
|----|----------------------------|----------------------|------------------------------|
| |劳动部、轻工业部关于印发轻工| 劳安字 | |
|24|行业企业升级安全考评指标的通| (1990)7号 | 同 上 |
| |知 |1990年3月17日 | |
----------------------------------------------------------------------------------------------
续表:
--------------------------------------------------------------------------------------------------
|序号| 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发布日期 | 废 止 原 因 |
|----|--------------------------------|----------------------|------------------------------|
| |劳动部、国务院企业管理指导委 | 劳安字 | |
|25|员会关于企业升级中使用统一的 | (1990)11号 | 同 上 |
| |安全生产考评表的通知 |1990年3月29日 | |
|----|--------------------------------|----------------------|------------------------------|
| |国家计委、劳动人事部关于继续 | 劳人计 | |
|26|清理压缩计划外用工的通知 | (1982)12号 |《条例》颁布后,调整对象消失 |
| | |1982年8月23日 | |
|----|--------------------------------|----------------------|------------------------------|
| |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1983年| 劳人计 | |
|27|企业调整工资和改革工资制度使 | (1983)73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效 |
| |用资金问题的规定 |1983年8月16日 | |
|----|--------------------------------|----------------------|------------------------------|
| |劳动人事部、国家计委关于严格 | 劳人计 | |
|28|控制计划外用工的通知 | (1986)29号 |《条例》颁布后,调整对象消失 |
| | |1986年8月22日 | |
|----|--------------------------------|----------------------|------------------------------|
| |劳动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统一 | 劳计字 |已被劳计字(1992)66号文|
|29|制发《工资基金管理手册》的通 | (1989)40号 |“关于修改《工资基金管理手 |
| |知 |1989年9月23日 |册》的通知”所取代 |
|----|--------------------------------|----------------------|------------------------------|
| |劳动部关于国营企业招收工人计 | 劳计字 | |
|30|划管理问题的复函 | (1990)87号 |与《条例》第十七条“企业享 |
| | |1990年12月8日 |有劳动用工权”相抵触 |
|----|--------------------------------|----------------------|------------------------------|
| |对《河北省劳动厅关于国营企业 | 劳计字 | |
|31|部分计划外用工逐步纳入劳动计 | (1991)40号 |《条例》颁布后,调整对象消失 |
| |划管理的请示》的复函 |1991年8月2日 | |
|----|--------------------------------|----------------------|------------------------------|
| |对《河北省劳动厅关于劳动工作 | 劳计字 | |
|32|中需理顺和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 (1991)44号 |与《条例》第十七条“企业享 |
| |的汇报》的复函 |1991年8月14日 |有劳动用工权”相抵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