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规定(修正)

时间:2024-07-16 19:30:3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51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规定(修正)

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的决定

(2002年5月22日西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西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对《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作如下修改:
  1、《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修改为:“《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规定》。”
  2、第一条修改为:“藏语文是自治区通用的语言文字。为了保障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3、第二条修改为:“自治区坚持各民族语言文宇平等的原则。维护语言文字法制的统一。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工作。”
  4、第三条修改为:“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在执行职务时,藏语文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宇具有同等效力。”
  5、第四条修改为:“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的重要会议、集会,同时使用藏语文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或者其中一种语言文字。
  自治区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会议,根据需要使用通用的一种语言文字或者两种语言文宇。
  各级国家机关的普发性文件应当问时使用藏文和国家通用文字。”
  6、第五条修改为:“自治区各级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根据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语言文字或者几种语言文字,保障各民族公民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7、第六条修改为:“义务教育阶段,以藏语文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开设藏语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适时开设外语课程。”
  8、第七条修改为:“自治区应当采取措施,扫除藏族公民中的中青年的藏文文盲。”
  9、第八条修改为:“自治区鼓励和提倡各民族相互学习语言文字。
  藏族干部职工在学习使用藏语文的同时,应当学习使用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职工也应当学习使用藏语文。”
  10、第九条修改为:“自治区积极发展藏语文的教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重视出版藏文少儿、通俗、科普读物。
  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科技人员、文艺工作者用藏语文进行科普宣传、文艺创作和演出。
  自治区采取措施培养藏文教师、编辑、记者、作家和秘书等人才,重视培养研究藏语文的专门人才。”
  11、第十条修改为:“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录用国家公务员和聘用技术人员时,对能够同时熟练使用藏语文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12、第十一条修改为:“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驻区外常设机构的公章、证件、牌匾应当同时使用藏文和国家通用文字。
  城市公共场所设施、招牌、广告等用字应当同时使用藏文和国家通用文字,并应书写规范、工整,译文准确。”
  13、第十二条修改为:“自治区企业生产的在区内销售的商品包装、说明等应当同时使用藏文和国家通用文字。
  自治区内的各类服务行业的名称、经营项目、标价、票据等同时使用藏文和国家通用文字。”
  14、第十三条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藏语文工作部门,应当加强对藏语文学习、使用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藏语文的科学研究,促进藏语文的发展。”
  15、第十四条修改为:“自治区应当采取措施培养翻译人才,重视和加强藏语文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翻译工作。
  自治区人民政府藏语文工作部门统一规范并颁布藏语文名词术语,促进译文的规范化、标准化。
  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置翻译机构或者配备翻译人员。”
  16、第十五条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17、第十六条,修改为:“违反第十一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藏语文工作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18、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七条,内容为:“违反第十二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19、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八条,内容为:“违反本规定其他条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藏语文工作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20、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九条,内容为:“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并将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重新公布。1987年7月9日颁布实施的《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同时废止。




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规定(修正)

  (1987年7月9日,西藏自治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2年5月22日西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藏语文是自治区通用的语言文字。为了保障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自治区坚持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的原则。维护语言文字法制的统一。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工作。
  第三条 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在执行职务时,藏语文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同等效力。
  第四条 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的重要会议、集会,同时使用藏语文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或者其中一种语言文字。
  自治区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会议,根据需要使用通用的一种语言文字或者两种语言文字。
  各级国家机关的普发性文件应当同时使用藏文和国家通用文宇。
  第五条 自治区各级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根据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语言文宇或者几种语言文字,保障各民族公民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第六条 义务教育阶段,以藏语文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开设藏语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适时开设外语课程。
  第七条 自治区应当采取措施,扫除藏族公民中的中青年的藏文文盲。
  第八条 自治区鼓励和提倡各民族相互学习语言文字。
  藏族干部职工在学习使用藏语文的同时,应当学习使用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职工也应当学习使用藏语文。
  第九条 自治区积极发展藏语文的教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重视出版藏文少儿、通俗、科普读物。
  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科技人员、文艺工作者用藏语文进行科普宣传、文艺创作和演出。
  自治区采取措施培养藏文教师、编辑、记者、作家和秘书等人才,重视培养研究藏语文的专门人才。
  第十条 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录用国家公务员和聘用技术人员时,对能够同时熟练使用藏语又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第十一条 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驻区外常设机构的公章、证件、牌匾应当同时使用藏文和国家通用文字。
  城市公共场所设施、招牌、广告等用字应当同时使用藏文和国家通用文字,并应书写规范、工整,译文准确。
  第十二条 自治区企业生产的在区内销售的商品包装、说明等应当同时使用藏文和国家通用文字。
  自治区内的各类服务行业的名称、经营项目、标价、票据等同时使用藏文和国家通用文字。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藏语文工作部门,应当加强对藏语文学习、使用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藏语文的科学研究,促进藏语文的发展。
  第十四条 自治区应当采取措施培养翻译人才,重视和加强藏语文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翻译工作。
  自治区人民政府藏语文工作部门统一规范并颁布藏语文名词术语,促进译文的规范化、标准化。
  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置翻译机构或者配备翻译人员。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 违反第十一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藏语文工作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第十七条 违反第十二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第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其他条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藏语文工作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九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十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城市规划委员会议事规则的通知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十政办发[2006]76号


十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城市规划委员会议事规则的通知

市政府有关部门:
  《十堰市城市规划委员会议事规则》已经市城市规划委员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五月十九日

            十堰市城市规划委员会议事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镇建设工作的决定》(鄂政发〔2003〕30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的指示意见》(鄂政办发〔2004〕163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城市规划委员会的议事宗旨。贯彻党和国家有关规划工作的方针政策,运用民主决策方法,科学调配城市资源,提高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依法保证城市规划工作的顺利施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健康发展。
  第三条 城市规划委员会的性质。十堰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是十堰城市规划的决策机构,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就城市规划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审查,向市政府提出审查意见。
  第四条 城市规划委员会按照民主、公正、合法的原则议事决策。建立城市建设专家咨询制度和专门委员会初审制度。城市规划委员会为非常设机构。
  第二章 组成人员、工作机构与主要职责
  第五条 城市规划委员会成员由公务员、专家学者和公众代表三部分组成。专家学者和公众代表委员由市政府聘任,每届任期与市政府同步。
  第六条 城市规划委员会由15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公务员委员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城市规划建设的领导、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组成;非公务员委员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社区代表、有关专家学者组成。其中非公务员委员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
  市城市规划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由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设副主任委员1-2名,由市政府分管城市规划的领导或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担任;设秘书长1名,由市规划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
  第七条 规划委员会下设秘书处,挂靠市规划局,为规划局内设机构。秘书处成员由秘书长根据工作需要提名,经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办公会批准后聘任,任期与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相同。
  城市规划委员会下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城市规划、发改委、建筑与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园林、交通、地质、水利、电力电讯、环境保护、社会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第八条 城市规划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一)审议城市发展战略,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并监督实施;
  (二)审查专业规划和重要地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审查重大建设项目选址;
  (四)审查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
  (五)审议(查)市、县域内重点城镇规划;
  (六)履行城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其它职责;
  (七)对审议(查)的事项行使决策表决权。
  第三章 议事制度、议事原则与议事程序
  第九条 议事制度
  (一)城市规划委员会议事实行"三会"制。即全体委员会、主任办公会、专题会议。
  (二)城市规划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召开,每年不少于三次,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
  (三)主任办公会、专题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召开。
  第十条 议事原则
  (一)规划委员会审议和决定的事项,实行民主集中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二)全委会由主任委员或其指定的副主任委员主持,需有半数以上委员出席方可举行;
  (三)委员会会议必须坚持回避原则。凡所审议(查)的事项与委员本人或其所在的单位(部门)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秘书处应在会议召开之前提请有关委员回避;
  (四)如有必要,可邀请有关部门派代表列席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列席会议的代表经会议主持人同意,可参加会议讨论,发表意见,但不参与会议表决。
  (五)城市规划委员会的审议(查)意见必须经参加会议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通过,由主任委员或其指定召集会议的副主任委员签署。
  (六)城市规划委员会的审议(查)意见,应当作为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项目的决策依据。未经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查)的重大城市规划项目,政府不予审批。经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查)同意的项目,应按照有关法规规定,履行报批手续。
  (七)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资料属政府内部文件,各位委员应妥善保管,或者在会后将资料交回秘书处。不经秘书处同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获取或向他人直接或间接传送有关资料。
  (八)全体委员会审议通过的重大事项及有关城市规划管理的政策、规定,需向社会公布的,由委员会秘书处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告。
  第十一条 议事程序
  1、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就拟审议(查)的议题向城市规划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同时将审议(查)议题的有关材料报送秘书处,由秘书处报请会议召集人审定。
  2、会议召集人同意召开会议申请后,由秘书处负责安排会议日程。
  3、秘书处将会议日程通知申请部门,并提前5个工作日将审议(查)议题的有关材料和会议通知发送给参加会议的各位委员。
  4、会议召集人按会议日程主持会议,所有与会委员均需履行签到手续。到会委员符合规定人数,会议方可召开。
  5、涉及专业性强的审议内容须有专门委员会的建议意见。
  6、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审议(查)议题内容,经表决同意后,形成会议纪要或决议。
  第四章 议事内容
  第十二条 全体委员会审议内容
  审议(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审查专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要地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查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审查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审查城市重要单体建设项目;涉及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重大规章、举措和政策等;城市人民政府授予其他职责及委员会认为其它需要讨论的规划问题。
  第十三条 主任办公会审议的内容
  提交规划委员会审议(审查)的议题;道路、绿化、供电、供热、供排水等专业规划;规划管理重大措施及活动安排。
  第十四条 专题办公会审议的内容
  讨论审议日常性规划管理内容。具体审定:山地利用规划、规划条件、规划选址、规划方案、建筑方案等;规划委员会全体委员会或者主任办公会委托、授权审定处理的其他事项。
  规划委员会审定事项由主任委员审签;主任办公会审定事项由主任委员或其委托的副主任委员审签;专题办公会审定事项由副主任委员审签。

国家计划委员会、劳动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发“关于工资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国家计委 劳动部 等


国家计划委员会、劳动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发“关于工资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1959年12月11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劳动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为了监督劳动计划的贯彻执行,合理地使用工资基金,加强经济核算,促进生产发展,特将我们制定的“关于工资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发给你们,希望在1960年一月份开始试行,如果个别地区由于时间紧迫,需要延期到二月份试行的时候,应该补报一月份工资基金使用情况的资料。在试行前应该预先向各单位的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作好思想政治工作,使大家能够有正确的认识,积极参加办理。同时请将试行中的经验和问题以及你们的意见,随时告诉我们,以便研究修正后,报请国务院审定和正式颁布实行。

附:关于工资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监督劳动计划的贯彻执行,合理地使用工资基金,加强经济核算,促进生产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国营、地方国营、已定息的公私合营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单位。
第三条 各单位应该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年度或季度劳动计划(包括本单位由工资附加费及其它经费中开支的人员和工资),制定分月的季度工资基金使用计划;在每季度开始前五天,连同本季度劳动计划一起,送当地劳动部门和开户银行(基本建设单位送建设银行)存查和监督执行。
在年度或季度的劳动计划尚未经上级批准下达以前,各单位可以参照上一季度实际支付的工资基金数目,制定季度工资基金使用计划,待年度或季度的劳动计划正式下达以后,再行修订。
第四条 各单位的工资基金发生超支的时候,凡月度工资基金超支在5%以内(在下月度应该弥补一部或者全部)和季度工资基金超支在1%以内的,银行可以照数支付。如月度工资基金超支在5%以上,须经当地劳动部门批准并且由超支单位报告自己的上级主管部门;季度工资基金超支在1%以上,须征得当地劳动部门同意,并且由超支单位报告自己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五条 各单位发生月度或季度工资基金超支的时候,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在下月度和下季度予以弥补;发生年度工资基金超支的时候,应该按照劳动计划的审批程序报请审批。
第六条 各单位的季度工资基金如有节余的时候,可以列入下一季度工资基金使用计划内使用;但是年度的工资基金如有节余,不得在下一年度使用。
第七条 各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在批准所属单位超支的工资基金的时候,应该先在本部门的年度工资基金内调剂解决。如果引起本部门的年度工资基金超支的时候,应该按照劳动计划审批程序报请审批。
第八条 各单位应该按照规定填写“工资基金结算表”向开户银行提取现金来支付工资;不得挪用业务收入的现金垫付工资。
第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厅、局应该会同同级银行,按季向本省、区、市人民委员会和劳动部报告本省、区、市的工资基金使用情况;并且将报告抄送同级计划、财政、统计部门。
第十条 工资总额组成的内容,按照1955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颁发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暂行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铁路运输、水上运输的跨省单位,分别由铁道部、交通部制定实施细则),并且抄送劳动部备案。
第十二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属于劳动部。
工管01表
工资基金使用计划表
196 年第 季度
单位名称:
地 址:
主管部门:
单位:元
----------------------------------------------------------------------------------------
| 总 计 | 其中由工资附加费 | 其中由其他经费 | 向银行支
| | 开支的职工工资 | 开支的职工工资 |
|------------------|----------------------|--------------------| 取时间
|人 数|工资总额|人 数| 工资额 |人 数| 工资额 |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7
--------|--------|--------|--------|------------|--------|----------|------------
合 计 | | | | | | |
--------|--------|--------|--------|------------|--------|----------|------------
月 份 | | | | | | | 月 日
--------|--------|--------|--------|------------|--------|----------|------------
月 份 | | | | | | | 月 日
--------|--------|--------|--------|------------|--------|----------|------------
月 份 | | | | | | | 月 日
--------|------------------------------------------------------------------------------
附 记 |
----------------------------------------------------------------------------------------
单位负责人(签章) 科长(签章) 主办人(签章)
报送机关:开户银行,当地劳动部门、主管部门各一份
报送日期:196 年 月 日(公章)
注:有的单位如每月分几次开工资或外埠有派驻机构人员时,其人数、工资数和每次向银行支取的时
间,应在附记栏中注明。

工 资 基 金 结 算 表
196 年 月份(季度)
单位名称: 工管02表
地 址:
主管部门:
单位:元
----------------------------------------------------------------------------------------
|人 数| 工资总额||总产值(千元)|全员劳动 |其中:工人
| | || |生产率 |
|----------|----------||--------------|----------|----------
|计划|实际|计划|实际||计划|实际|%|计划|实际|计划|实际
----------------------|----|----|----|----||----|----|--|----|----|----|----
甲 |1 |2 |3 |4 ||5 |6 |7|8 |9 |10|11
----------------------|----|----|----|----||----|----|--|----|----|----|----
合 计 | | | | || | | | | | |
----------------------|----|----|----|----|| | | | | | |
其|由工资附加费开支的| | | | || | | | | | |
|------------------|----|----|----|----|| | | | | | |
中|由其他经费开支的 | | | | || | | | | | |
----------------------|----------------------------------------------------------------
附 记 | 1.工资基金节余或超支的原因:
----------------------------------------------------------------------------------------
单位负责人(签章) 科长(签章) 主办人(签章)
报送机关:开户银行、当地劳动部门、主管部门各一份。
报送日期:196 年 月 日(公章)
注:1.向银行支取现金时,应另开现金支票;每月分几次发工资的单位,中间几次为预支,只开现金
支票,不填此表。
2.本表工资总额栏包括:向银行支取的现金,汇往外埠的工资和扣除职工事先借款、房租水电费
等在内。各单位开现金支票时,除写实支现金数以外,应在支票“用途”栏注明应发工资总额
数字。

追 加 或 超 支 工 资 基 金 审 批 表
196 年 月份(季度)
单位名称: 工管03表
地 址:
主管部门:
单位:元
------------------------------------------------------------------------------------------
原计划工资基金数 | 追加或超支工资数 | 当地劳动部门的意见 | 主管部门的意见
--------------------|--------------------|----------------------|----------------------
| | |
------------------------------------------------------------------------------------------
追加或超支工资基金的理由:
------------------------------------------------------------------------------------------
单位负责人(签章) 科长(签章) 主办人(签章)
报送机关:当地劳动部门、主管部门各一份。
申请日期:196 年 月 日(公章)
注:批准后,再送开户银行提取所追加的工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