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口岸领导小组关于加强疏港工作的几项规定的通知(附英文)(已失效)

时间:2024-07-07 12:09:06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65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口岸领导小组关于加强疏港工作的几项规定的通知(附英文)(已失效)

国务院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口岸领导小组关于加强疏港工作的几项规定的通知(附英文)

1984年12月19日,国务院

通知
国务院口岸领导小组制订的《关于加强疏港工作的几项规定》已经国务院批准,现转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国务院口岸领导小组关于加强疏港工作的几项规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入进行和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我国的内、外贸易将更加发展,而港口的综合通过能力近期内还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预计今后相当长的时间,运量与运输能力的矛盾仍很突出。为了保持港口畅通,加速车、船、库场的周转和货物流通,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必须加强疏运工作。为此,特作如下规定:
一、坚持计划运输。外贸进出口货物运输计划实行“两级平衡、集中管理”的办法。对于综合平衡后下达的运输计划,各部门都要严格执行。
1、各外贸专业公司、工贸公司要均衡交货。各有关船舶运输公司要均衡派船和到船,避免船舶集中到港。
2、港口对到港外贸船舶的装卸,应严格执行先计划内、后计划外,原则上按照到港先后的顺序安排装卸作业。
3、铁路、公路、水运各运输部门要积极集疏。铁路部门对疏港物资要按交通部、铁道部、经贸部月度平衡计划,优先配车,优先装运;除发生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造成运输中断以及铁路严重堵塞外,在压港期间,原则上不得停装和限装经由限制口的压港物资。
4、物资部门(或代理单位)要按运输部门规定的时间提供流向和落实接储措施。要按货车在站停留时间组织接车、卸车,不得以车代库。有关部门要及时将交货、到船情况通报物资部门。
5、凡未按交通部、铁道部、经贸部月度平衡会议要求报送计划的无计划到船,由当地人民政府对责任单位处以每吨一元的罚款,并按有关规定申报接卸。对已按要求报送计划,因港口、铁路能力不足,未能列入计划的到船,不予罚款。但对集中到港的大宗物资,如超过年度计划月均水平15%的,对责任单位处以每吨五角的罚款。罚款收入由当地人民政府拿出50%-70%用于奖励疏港有成绩的口岸有关单位(包括口岸检查、检验部门)和个人,由省(区、市)口岸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
6、对不属合理流向的到港铁路中转物资,在限额以内的(杂货不超过五百吨,大宗物资不超过一千吨),铁路部门应视为合理流向予以承运。超过限额的,应挂港靠卸。

7、国务院口岸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区、市)口岸办公室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对组织货单、订货、交货、派船、港口装卸和后方疏运等环节进行督促检查,并协调、仲裁计划运输中的重大矛盾。
二、为了保持港口枢纽的正常生产秩序,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加快车、船、货的周转,根据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口岸各有关单位应签订双边或多边的经济协议,明确责任,奖罚分明。协议的内容可以包括船舶速遣滞期、铁路装车数、货车在港停留时间、超计划卸船、装车的奖励等经济制约条款,由当地口岸办公室组织落实。
三、近距离物资,除大宗散货和有铁路专用线的外,原则上用汽车疏运。公路运输企业要千方百计改善经营、降低成本和运价,采取优质服务、薄利多运的原则。各港口的汽车疏运距离由当地省(区、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不同情况作出规定。在规定距离内,除特殊情况下,铁路不予装车。
四、有水路疏运条件的港口,要充分利用水上过驳和船舶疏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接运的物资,在本省运力不能及时保证疏运时,由当地口岸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调剂运力,抵达港要按计划内到船安排接卸。
五、在港口压船或其他特殊情况下,经交通部、铁道部、经贸部及有关物资单位的主管部门研究确认的或国务院口岸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的改变到港外贸船舶,抵达港的港口和运输部门要按计划内到船对待,货主要积极配合,及时调整货物流向和落实接储措施。所增加的船舶费用由船方负担,增加的国内运费由货主负担。如已订有协议的,按协议办理。
六、凡进口适于装集装箱的一级危险品货物,除零星数量外,原则上采用集装箱运输。烈性危险货物原则上直接换装,货不落地,因特殊情况需进港口库场的,货主必须在限期内提离。
七、凡暂未按本规定第二条签订经济协议的,有关部门应按下列办法处理:
1、凡已卸到港口库场的进口物资,由于货主或代理人未能提供合理流向和落实接储措施等,导致港存期超过十天(四天合理保存期除外,下同)的,从超过日开始,对货主或代理人按规定费率加收堆存保管费50%,超过二十天的,加收100%。由于港口的责任,造成货主未能按期提到货物,港口免收误期的货物保管费,并向货主支付提货空放的车、船费用。凡属月度平衡计划内的物资由于铁路部门的责任,造成货主不能如期提货,所误期的货物保管费由铁路部门负担。对由于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或其他特殊原因造成货物不能及时提离,免收超期累进堆存保管费用。对责任问题发生分歧时,由当地口岸办公室协调仲裁。
2、在压港期间,货物卸进港口库场超过十四天,经催提仍未提离时,当地口岸办公室可确定进行转栈或转离港区,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货主负担。转栈点的选择应有利于疏运,转栈货物需装火车外运时,铁路部门要按疏港物资对待。
3、进口货物卸货后,堆存期超过两个月,经催提仍未提离的,作为无法交付货物。已报关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责成港口有关部门没收处理,未报关的由海关没收处理。处理货款按有关规定上交国库。货物处理后,如经查实确因工作失误,应由责任方赔偿货主经济损失。
4、遇有港口严重堵塞的情况,为了紧急疏通,由当地口岸办公室提出建议,经国务院口岸领导小组批准,也可对不超过两个月的在港物资作必要的处理。
八、港口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制定疏港工作实施细则,报国务院口岸领导小组备案,并由当地口岸办公室组织执行。
九、本规定自一九八五年二月一日起试行。过去有关规定与本规定有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

CIRCULAR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CONCERNING THEAPPROVAL AND TRANSMISSION OF SEVERAL PROVISIONS BY THE LEADING GROUP FORPORT AFFAIRS ON STRENGTHENING THE WORK OF UNCLOGGING HARBOURS

Important Notice: (注意事项)
英文本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法制局编译, 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涉外法规汇编》(1991年7月版).
当发生歧意时, 应以法律法规颁布单位发布的中文原文为准.
This English document is coming from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OVERNING FOREIGN-RELATED MATTERS" (1991.7)
which is compiled by the Brueau of Legislative Affairs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is published by the China
Legal System Publishing House.
In case of discrepancy, the original version in Chinese shall prevail.

Whole Document (法规全文)
CIRCULAR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AND TRANSMISSION OF SEVERAL PROVISIONS BY THE LEADING GROUP FOR
PORT AFFAIRS ON STRENGTHENING THE WORK OF UNCLOGGING HARBOURS
(December 19, 1984)
Several Provisions on Strengthening the Work of Unclogging Harbours
formulated by the Leading Group for Port Affairs under the State Council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t is hereby transmitted to you
for implementation.
SEVERAL PROVISIONS ON STRENGTHENING THE WORK OF UNCLOGGING HARBOURS
With the all-round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ening policy, there will be further
growth in our domestic and foreign trade. However, it is not possible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capacity of passage of our harbours
fundamentally in the near future. Sharp contradiction between freight
volume and transport capacity will remain for a fairly long time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In order to keep the harbours unblocked, raise the
rate of utilization of vehicle, vessels and warehouses, speed up the flow
of goods, and improve social and economic result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work of unclogging harbours. For this purpose, provisions
are formulated as follows:
1. The policy of planned transport must be persisted in. The method of
"two-level balance and centralized administration" shall be adopted in
formulating transport plans for import and export of foreign trade goods.
The transport plans, which are issued after going through the procedure of
comprehensive balance, must be strictly implemented by all the
departments.
(1) All the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and industrial trade corporations
shall deliver goods in a balanced way. All the shipping companies shall
dispatch their ships in a balanced way so as to prevent the ships from
crowding into the harbours.
(2) In arranging loading and unloading foreign trade vessels, the harbours
shall strictly observe the principle of planned ones first and those
outside the plans next, and basically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heir
arrival to the harbours.
(3) The railway, highway and water transport departments shall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work of unclogging harbours. Railway departments shall,
in dispatching wagons, loading and transporting goods, give priority to
the materials from the clogged harbours, according to the monthly balance
plan made jointly by 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the Ministry of
Railways and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 Except
when transport is suspended as a result of natural disasters and major
accidents and when railways are seriously blocked, the loading and
transport of the materials from the clogged harbours may not, in
principle, be stopped or restricted.
(4) Departments in charge of materials and goods (or their agent units)
shall provide direction of transportation for the arrived materials and
take practical measures for receiving and storing the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time set by transport departments. They shall unload the materials
and goods from the wagons during their stay at the stations and must not
use the wagons as storehouses.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all notify
departments in charge of materials and goods, timely, of the delivery and
arrival of vessels.
(5) If vessels arrive at harbours without having obtained the approval of
the monthly balance meeting held jointly by 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the Ministry of Railways and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 local people's governments shall impose a
fine of one yuan for every ton of goods on the responsible units and the
unloading of such vessels shall be arranged according to relevant
stipulations. Fines shall not be imposed on the vessels which have sent
the plans as demanded but have not been included in the plans due to
inadequacy of capacity of the harbours and railways. However, for large
amounts of materials which have crowded into harbours, if the amount is
15% more than the monthly average of the yearly plan, a fine of 0.5 yuan
for every ton of goods shall be imposed on the responsible units. Local
people's governments shall use 50% to 70% of the income derived from fines
in awarding the relevant units (including departments for harbour
inspection and examination) and individuals at the harbour that have made
achievements in unclogging the harbours. This shall be organized and
implemented by the offices in charge of port affairs in the province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6) For those materials which have arrived at harbours to be transferred
through railways to certain places and which do not belong to reasonable
flow, if the amount is within the limit (less than 500 ton for sundry
goods, less than 1,000 ton for a large bulk of materials), railway
departments shall undertake their transport as reasonable flow. If the
amount exceeds the limit, the materials shall be unloaded at the harbours.
(7) Leading Group for Port Affairs of the State Council and the offices in
charge of port affairs in the province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shall, together with the relevant competent departments, conduct
supervision and examination over such links of transportation as
organizing sources of goods, ordering goods, delivery of goods, dispatch
of vessels, loading and unloading at harbours and dispersion in transport,
and shall handle and arbitrate major problems which arise in planned
transport.
2. In order to maintain normal production order at harbours, bring into
full play the initiative of all the parties and raise the rate of
turn-rounds of vehicle, vessels and goods, the relevant units at the ports
shall, in the spirit of the current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sign
bilateral or multilateral economic agreements, define each party's
responsibilities and clearly observe the policy of awards and penalties.
The content of the agreements may include provisions concerning period of
detention for vessels, number of railway wagons to be loaded, the time
freight trains may be allowed to stay at harbours, awards to those who go
beyond the plans in unloading goods from vessels and loading wagons and
trucks, etc. - which, as economic restrictive clauses for the parties,
shall be implemented under the aegis of the local offices for port
affairs.
3. Except bulk cargo and those which can be transported through special
railway lines, the materials destined for places not far from harbours
shall in principle be transported by trucks. Highway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shall try every means to improve business management, lower
the cost and freight rates, and apply the business policies of good
service, and small profits but quick turnover. The distance limit within
which the materials and goods from harbours must be transported by trucks
shall be set by local people's government of the province (region or
municipal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ocal conditions.
Except for special circumstances, the materials and goods for places
within the prescribed distance limit shall not be transported through
railways.
4. The harbours from which materials and goods can be transported by water
shall make full use of vessels. In case the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re unable to
transport timely their materials and goods from clogged harbours, local
offices for port affairs and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all organize
transport for them, and the harbours of arrival shall treat such vessels
as those within the plan and arrange unloading for them.
5. In case a harbour is clogged or in other special circumstances, 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the Ministry of Railways and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 as well as the competent departments
of the relevant units in charge of materials and goods, or the Leading
Group for Port Affairs of the State Council, may decide to change the
harbour of arrival for foreign trade vessels. The ports of arrival for
those vessels and departments for transportation shall treat them equally
as those within their plans and, with the close cooperation of the owners
of the cargo, adjust the direction of transportation for the cargo and
take measures for receiving and storing the cargo. The extra shipping
expenses shall be borne by the shipping companies and the extra domestic
freight, by the owners. If agreements have been signed, the agreements
shall apply.
6. Except for small quantities, imported grade-1 dangerous goods shall be,
in principle, transported in containers. Highly dangerous goods shall be,
in principle, transloaded directly without touching the ground. If it is
necessary to move them onto storage ground in extraordinary circumstances,
the owners must take delivery of the goods and leave the ground within a
time limit.
7. If economic agreements have not yet been 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2 of these Provisions,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all handle the
cases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measures:
(1) In case the imported materials which have been unloaded onto harbour
storage grounds remain at the harbour for more than 10 days (the 4 days of
reasonable storage period is not included, the same below) because the
owners or their agents fail to provide reasonable directions of
transportation and adopt practicable measures for receiving and storing
the goods, an additional storage fee, which is 50% of the set rate, shall
be collected from the owners or their agents starting from the first day
that is overdue; an additional storage fee, which is 100% of the set rate,
shall be collected if the materials are overdue for more than 20 days. If
the owners cannot take delivery of their goods in time because of the
harbour's responsibility, the harbour authority shall exempt them from
additional storage fees and pay the owners the expenses for hiring the
vehicle and vessels which have come in vain for the goods. If the owners
cannot take delivery of the goods which are within the monthly balance
plans because of the railway department's responsibility, the railway
department shall bear the additional storage fees. If goods cannot be
taken delivery of in time due to force majeure or other special reasons,
additional storage fees shall be exempted. Local offices for port affairs
shall mediate and arbitrate any disputes over issues of responsibilities.
(2) In case any unloaded and stored goods remain on the storage grounds of
a clogged harbour for more than 14 days, and the owners has already been
urged to take delivery of the goods, the local office for port affairs may
decide to move the goods to a warehouse or move them outside the harbour
area. The owner shall bear all the expenses arising therefrom. The choice
of the warehouses shall facilitate transportation of goods from the
clogged harbour. When the owners apply for train wagons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the goods in the warehouses, railway departments shall
treat their goods as materials from clogged harbours.
(3) In case imported goods remain at a harbour for more than two months
and the owner has not taken delivery of the goods although he has been
urged to do so, they shall be treated as goods which cannot be delivered.
Those goods which have gone through Customs declaration shall be
confiscated by the relevant department at the harbour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local people's government. Those goods which have not
gone through Customs declaration shall be confiscated by the Customs. The
income from the sale of the confiscated goods shall be turned over to the
State treasury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stipulations. If it is proved
that the goods have been wrongly confiscated and sold, the party
responsible for the error shall pay for the economic loss of the owner.
(4) When a harbour is seriously blocked, in order to unclog it as soon as
possible, upon the suggestion of the local office for port affairs and the
approval of the Leading Group for Port Affairs of the State Council, some
materials which have remained at the harbour for less than two months may
also be subjected to necessary treatment.
8. The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here there are harbours, shall,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Provisions, formulate rules for implementing the work of unclogging
harbours in the light of their respective conditions and report to the
Leading Group for Port Affairs of the State Council for the record. Local
offices for port affairs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les.
9. These Provisions shall be trial implemented as of February 1, 1985. If
any existing provisions in this regard conflict with these Provisions,
these Provisions shall prevail.


南宁市物业管理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民政府


南宁市物业管理办法


《南宁市物业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7月20日经市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二十二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〇〇七年八月二十八日

南宁市物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物业管理活动。

第三条 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物业管理活动的行政主管部门。

县、城区人民政府负责房产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县、区房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物业管理活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规划、建设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相关活动进行指导、监督。

第四条 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建立由县、区房管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由县、区房管部门负责召集和主持,主要协调解决物业管理中的疑难问题。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召开联席会议:

(一)涉及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共利益,但业主大会无法作出有效决定的;

(二)业主委员会不依法履行职责的;

(三)物业服务企业不依法经营,损害业主合法利益,业主委员会提出协调要求的;

(四)发生其他影响物业管理区域稳定的情况。

第五条 县、区房管部门应当建立投诉受理和纠纷调解制度,及时处理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使用人和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投诉和纠纷。

第二章 业主及业主大会

第六条 房屋权属证书记载的所有权人为业主。

房屋的合法买受人尚未办理产权登记,但已实际占有使用的,视为业主。

尚未交付的房屋,其建设单位视为业主。

第七条 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第八条 业主大会由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组成,自首次业主大会召开之日起成立。

业主大会应当代表和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 一个物业管理区域成立一个业主大会。但是,只有一个业主的,或者业主人数较少且经全体业主一致同意,决定不成立业主大会的,由业主共同履行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职责。

第十条 物业管理区域原则上按照规划总平面图划定的范围确定。

两个以上相邻开发的物业管理区域,区域之间道路相连、主要设施设备共用,且统一管理便于物业管理和业主使用的,经相邻各区域的业主大会同意,并经征求民政、公安等部门意见后,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物业的共用设施设备、建设规模、社区建设等因素,划定为一个物业管理区域。

总建筑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以上的物业管理区域,具备独立使用功能的设施设备,且分开便于物业管理和业主使用的,由建设单位在物业销售前提出申请,并经征求民政、公安等部门意见后,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可划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业管理区域。

第十一条 业主的投票权数,按照业主拥有的专有部分物业建筑面积和业主人数共同确定。

在首次业主大会会议上物业建筑面积原则上按照每1平方米为一个计算单位,不足1平方米的部分四舍五入。每位业主持1张选票,选票中标明专有部分物业建筑面积。共有产权人或者同一业主拥有多个产权的,以一个业主计算。

第十二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交付使用的建筑面积达到50%以上,经20%以上业主书面申请成立业主大会的,县、区房管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导该物业管理区域成立业主大会。

第十三条 对符合成立业主大会条件的,物业所在地的县、区房管部门应当在接到书面申请后20个工作日内,指导业主成立业主大会筹备组,筹备组成员为5—15名的单数,负责下列筹备工作:

(一)确定业主大会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形式和内容;

(二)参照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制订的示范文本,拟定《业主大会议事规则》(草案)和《管理规约》(草案);

(三)确认业主身份及其专有部分物业建筑面积;

(四)确定业主委员会委员候选人产生办法及名单;

(五)做好召开业主大会会议的其他准备工作。

前款规定的事项应当在首次业主大会会议召开15日前以书面形式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告,公告时间不少于5日。

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业主大会筹备组的名义开展活动。

第十四条 业主大会筹备组应当自组成之日起60日内,在县、区房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组织业主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并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县、区房管部门应当明确指导和监督业主大会成立的工作流程和期限。

业主大会筹备组不接受县、区房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自行开展筹备工作的,县、区房管部门对其选举产生的业主委员会不予备案。

业主大会筹备组逾期不组织业主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并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的,筹备组自行解散。

第十五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大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

(三)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

(四)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

(五)筹集和使用专项维修资金;

(六)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七)法律、法规或者业主大会议事规则规定的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六条 业主大会会议可以采用集体讨论的形式,也可以采用书面征求意见的形式;但是,应当有物业管理区域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参加。

业主可以书面委托代理人参加业主大会会议。

业主大会作出筹集、使用专项维修资金和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决定,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同意。业主大会作出其他的决定,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决定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全体业主具有约束力。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第十七条 业主大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

业主大会定期会议应当按照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规定召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业主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召开业主大会临时会议:

(一)有20%以上业主提议的;

(二)发生重大事故或者紧急事件需要及时处理的;

(三)业主大会议事规则或者管理规约规定的其他情形。

业主委员会未按照上述规定及时组织召开业主大会临时会议的,物业所在地县、区房管部门应当责令业主委员会限期召开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十八条 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15日以前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告通知全体业主。

召开住宅小区的业主大会会议,应当同时告知相关的社区居民委员会。

业主委员会或业主大会筹备组应当做好业主大会会议记录。

第十九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大会选举产生的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召集业主大会会议,报告物业管理的实施情况;

(二)代表业主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

(三)及时了解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四)监督管理规约的实施;

(五)拟定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收益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方案;

(六)业主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

业主大会可以决议委托社区居民委员会履行业主委员会的职责。

第二十条 业主委员会的选举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举业主委员会的投票期限一般为10日,1500户以上的物业管理区域的投票期限可以延长至15日。

第二十一条 业主委员会委员应当是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二)遵纪守法;

(三)模范履行业主义务,未欠交物业管理费用、专项维修资金等;

(四)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

(五)具有必要的工作时间和组织能力;

(六)未在本物业管理区域的物业服务企业及下属企业内任职。

第二十二条 业主委员会应当自选举产生之日起30日内,持业主大会会议成立情况说明、业主委员会选举办法、业主委员会组成名单、内部职责分工、业主委员会办公场所证明文件等材料到县、区房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备案。业主委员会备案的上述材料发生变更的,应当重新备案。

业主委员会自县、区房管部门备案之日起成立,首届任期为2年。新一届的业主委员会任期由业主大会决定,但一般不超过5年。

第二十三条 业主委员会委员在任期内应当参加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免费业务培训和会议,掌握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政策。

第二十四条 业主委员会部分委员在任期内提出辞职或委员资格终止的,业主大会应当在缺额之日起90日内增补新委员。

第二十五条 业主委员会任期届满的,其委员资格终止,不得擅自以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名义开展活动。

业主委员会任期届满60日前,应当召开业主大会会议进行业主委员会换届选举;业主委员会全体委员在任期内辞职的,应当在全体委员正式辞职的30日前召开业主大会会议进行业主委员会换届选举;逾期未换届的,县、区房管部门应当指导换届工作。

原业主委员会应当在其任期届满之日起10日内,将其保管的档案资料、印章及其他属于业主大会所有的财物移交新一届业主委员会,并做好交接手续。

第二十六条 业主大会会议无法产生新一届业主委员会的,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的印章暂交县、区房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保管。

重新选举业主委员会时,参照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的规定选举新一届业主委员会。

第二十七条 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开展工作的经费及业主委员会委员的津贴由全体业主承担,有关费用的筹集、管理、使用由业主大会决定。未经业主大会同意,不得擅自挪用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经费。

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工作经费的使用情况应当每半年以书面形式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告,接受业主的质询。

第二十八条 管理规约应当对有关物业的使用、维护、管理,业主的共同利益,业主应当履行的义务,违反公约应当承担的责任等事项依法作出约定。管理规约对全体业主具有约束力,物业使用人应当遵守管理规约。

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应当就业主大会的议事方式、表决程序、业主投票权确定办法、业主委员会的组成和成员任期等事项作出约定。

业主委员会应当自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通过之日起10日内,将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报县、区房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作出违反法律、法规的决定。业主委员会不得从事直接经营活动。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违反法律、法规的,物业所在地的县、区房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决定,并通告全体业主。

第三十条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当配合公安机关、人口与计生部门,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相互协作,共同做好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相关工作。

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当积极配合相关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履行自治管理职责,支持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工作,并接受其指导和监督。

住宅小区的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应当告知相关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并认真听取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建议。

第三章 前期物业管理

第三十一条 在业主、业主大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之前,建设单位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应当签订书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

第三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销售物业之前,制定临时管理规约,对有关物业的使用、维护、管理,业主的共同利益,业主应当履行的义务,违反临时管理规约应当承担的责任等事项依法作出约定。

建设单位制定的临时管理规约,不得侵害物业买受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当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和临时管理规约报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在物业销售前将其内容在销售场所向物业买受人明示,予以说明。

物业买受人在与建设单位签订物业买卖合同时,应当对遵守临时管理规约予以书面承诺。

第三十四条 建设单位与物业买受人签订的物业买卖合同应当包含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标准、计费起始时间及计费方式等内容,涉及物业买受人共同利益的约定应当一致,并列明物业管理区域内归全体业主所有的配套设施、设备。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可以约定期限;但是,期限未满、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

第三十五条 住宅物业的建设单位应当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实施前期物业管理。

符合以下情况,经物业所在地县、区房管部门批准,可以采用协议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

(一)投标人少于3个的;

(二)多层住宅项目总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下的;

(三)高层住宅项目总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下的;

(四)混合式住宅项目(含商住一体,多层、高层混合)总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下的。

第三十六条 建设单位控股的物业服务企业,不得参与本建设单位开发建设的住宅物业项目的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

第三十七条 通过招投标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招标人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完成物业管理招投标工作:

(一)预售商品房项目应当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之前完成;

(二)新建现售商品房项目应当在现售前30日完成。

第三十八条 业主依法享有的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处分。

物业服务企业承接物业时,应当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查验,建设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九条 在办理物业承接验收手续时,建设单位应当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下列资料:

(一)竣工总平面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配套设施、地下管网工程竣工图等竣工验收资料;

(二)设施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技术资料;

(三)物业质量保修文件和物业使用说明文件;

(四)房屋产权名册;

(五)物业管理所必需的其他资料。

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已成立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上述资料移交给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未成立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将上述资料移交给原建设单位或县、区房管部门。

第四十条 房屋产权名册仅供核对业主身份、投票权数,通知业主及方便物业管理使用,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建设单位、业主委员会应当指定专人保管房屋产权名册,并做好相关个人隐私保护工作。

第四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物业管理区域内配置物业服务企业办公用房、值班住宿用房和业主大会办公用房 (以下合称“物业管理用房”)。物业管理用房所有权属于全体业主共有,不得作物业管理以外的其他用途。建设单位在申请房屋预售许可证、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时,应当对物业管理用房进行产权登记备案。

门卫房、车库、杂物房、设施设备用房不得抵作物业管理用房。

第四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方便业主、便利服务的原则确定物业管理用房的位置。物业管理用房的层高不得低于2.2米,且具备基本的通风、采光等条件和进行普通以上装修。

物业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0万平方米以下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该物业管理区域物业总建筑面积2‰的标准配置物业管理用房,且面积不得低于120平方米;物业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0万平方米以上的,超出部分按超出面积1‰的标准配置物业管理用房。

建设单位应当在规划报建图纸中标明物业管理用房的位置和面积。物业项目建设时应当按规划部门审定的图纸建设物业管理用房。

分期开发建设的物业项目,在首期开发时应当按照标准配置物业管理用房。

物业管理用房中业主大会办公用房所占比例不超过15%,且面积不得低于12平方米。

第四章 物业管理服务

第四十三条 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企业应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的规定。

外地物业服务企业进入本市从事物业管理经营活动的,应当持资质证书等有关合法证件报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在本市承接物业的外地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资质年检合格后30日内,将企业年检情况书面告知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

第四十四条 一个物业管理区域由一个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物业管理。物业服务企业根据与业主委员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对物业管理区域实施统一的物业管理。

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对物业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费用标准、双方的权利义务、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物业管理用房、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约定。

第四十五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自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后15日内将物业服务合同报县、区房管部门备案。已成立业主大会的,备案时应当附送业主大会选聘该物业服务企业的决议。

第四十六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

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未经业主大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不得进驻物业管理区域。

物业服务企业承接物业时,应当与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办理物业接管验收手续。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当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本办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资料。

第四十八条 业主委员会应当在物业服务合同期满的90日前,组织召开业主大会作出是否延续物业服务合同的决定,并在合同期满30日前将决定书面通知物业服务企业。未经业主大会同意,业主委员会不得擅自选聘、解聘物业服务企业。

业主大会决定重新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物业服务企业不愿延续物业服务合同的,业主委员会应当在30日内组织召开业主大会选聘新的物业服务企业。

业主大会决定通过招投标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应当在原物业服务合同期满前30日完成招投标工作。

第四十九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自物业服务合同终止之日起10日内,向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移交本办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资料,并办理下列事项:

(一)对预收、欠缴的物业服务费用按实结算;

(二)移交全部物业档案资料;

(三)移交物业管理用房、业主共有的房屋、场地和其他财物,并退出该物业管理区域。

物业服务合同尚未终止,物业服务企业不得擅自撤出物业管理区域。

第五十条 物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理、公开以及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区别不同物业的性质和特点,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服务合同中依法约定。

普通住宅的物业服务收费应当根据市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服务等级标准的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进行确定。

第五十一条 业主应当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交纳物业服务费用。业主与物业使用人约定由物业使用人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从其约定,业主负连带交纳责任。

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给物业买受人的物业,物业服务费用由建设单位交纳。当事人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建设单位已按约定向业主办理物业交付手续的,物业服务费用由业主交纳。当事人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物业管理区域内直管公房租赁合同约定物业服务费由承租户承担的,直管公房承租人应当按约定交纳物业服务费。

第五十二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按下列规定向最终用户收取有关费用:

(一)业主自用的向业主收取;

(二)公共使用的由业主分摊,按照合同约定收取;

(三)物业服务企业使用的向物业服务企业收取。

物业服务企业不承担代收前款规定费用的义务。确需委托物业服务企业代收的,应当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代收委托合同,实行有偿服务。物业服务企业向委托单位收取手续费,不得向业主收取手续费等额外费用。

物业服务企业代收的有关费用应当按规定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示。

第五章 物业的使用与维护

第五十三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按照规划建设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不得改变用途。

业主依法确需改变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用途的,由业主委员会提请业主大会同意后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并告知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企业确需改变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用途的,应当提请业主大会讨论决定同意后,由业主委员会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第五十四条 业主应当按照规划设计用途使用物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确需改变物业使用性质的,应当经过业主大会通过并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影响毗连物业业主合法权益的,还应当征得毗连物业业主的书面同意。

第五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挖掘物业管理区域内的道路、场地,损害业主的共同利益。

因维修物业或者公共利益,确需临时占用、挖掘道路、场地的,应当征得业主委员会的同意,并告知物业服务企业。

临时占用、挖掘的道路、场地的,应当在约定期限内恢复原状。

第五十六条 业主、物业使用人使用和装修物业应当遵守有关房屋安全使用管理及装饰装修管理的规定。

业主需要装饰装修物业的,应当事先告知物业服务企业。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物业装饰装修中的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书面告知业主和装饰装修企业。

第五十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承担物业的保修责任。

保修期满后,物业专有部位、专有设备的维修养护由业主负责,业主与物业使用人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业主、物业使用人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对专有部位、专有设备进行维修养护的,维修养护费用由双方约定。

第五十八条 保修期满后,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新、改造费用在专项维修资金中列支。未建立专项维修资金的,由全体业主承担,业主与物业使用人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五十九条 业主转让物业的,应当将转让情况及时告知物业服务企业,并与物业服务企业结清物业服务费用。

业主出租物业的,应当将出租情况及时告知物业服务企业。

第六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

利用物业管理区域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应当在征得相关业主、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同意后,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业主委员会不得擅自同意他人利用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利用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经营所得收益应当主要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

第六十一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停放机动车的车位、车库,应当优先满足本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和物业使用人的使用。车位、车库不得转让给物业管理区域外的单位、个人。车位、车库有空余的,可以临时出租给物业管理区域外的单位、个人。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停放车辆,不得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车主对车辆有保管要求的,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另行签订保管合同。

第六十二条 物业存在安全隐患,危及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权益的,责任人应当及时维修养护,有关业主应当给予配合。

责任人不履行维修养护义务的,经业主委员会同意,可以由物业服务企业维修养护,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 违反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擅自以业主大会筹备组名义开展活动的,由县、区房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并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四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委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区房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责任人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解散业主委员会:

(一)违反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业主委员会无正当理由不组织召开业主大会临时会议的;

(二)违反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业主委员会任期届满,擅自以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名义开展活动的;

(三)违反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拒不移交相关资料、印章及相关财物的;

(四)违反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未经业主大会同意,擅自挪用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经费的;

(五)违反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未将工作经费的使用情况每半年以书面形式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告的;

(六)违反第二十九条规定,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违反法律、法规的;

(七)违反第四十条规定,将房屋产权名册用于非物业管理用途的。

(八)违反第四十八条规定,未经业主大会同意,擅自选聘、解聘物业服务企业的。

第六十五条 违反第三十三条规定,建设单位在物业销售前未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和临时管理规约向物业买受人明示并予以说明,由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六条 违反第四十三条规定,外地物业服务企业进入本市承接物业未报备案的,由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七条 违反第四十五条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未按规定将物业服务合同报送备案,由县、区房管部门责令限期报送备案,可以并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八条 物业服务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并提请原发证机关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吊销企业资质证书:

(一)未经业主大会选聘擅自进驻物业管理区域的;

(二)撤出物业管理区域未移交物业管理用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

(三)物业服务合同尚未终止,擅自撤出物业管理区域的;

(四)物业服务合同终止,业主大会选聘新的物业服务企业,原物业服务企业拒不退出物业管理区域的。

第六十九条 物业服务企业被依法撤销资质证书的,其法定代表人及负有主要责任的经理、项目经理等物业服务从业人员三年内不得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物业管理活动。

第七十条 违反第六十条规定,业主委员会擅自同意他人利用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由县、区房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可并处责任人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有收益的,所得收益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

第七十一条 违反第六十二条规定,物业存在安全隐患危及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权益需维修养护时,有关业主不予配合的,由县、区房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二条 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能、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行政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七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共用部位是指房屋主体承重结构部位(包括基础、内外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等)、户外墙面、门厅、楼梯间和走廊、通道以及其他在使用上、功能上为整幢建筑服务的部位等。

本办法所称共用设施设备,是指物业管理区域或者单幢房屋内,共用的上下水管道、落水管、水箱、加压水泵、电梯、天线、供电线路、照明、锅炉、暖气线路、燃气线路、消防设施、绿地、道路、路灯、沟渠、池、井、公益性车库车位、公益性文体设施和共用设施设备使用的房屋等。

第七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243批)拟发布的新增车辆生产企业名单

工业和信息化部


《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243批)拟发布的新增车辆生产企业名单



  根据有关规定,现将《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243批)拟发布的新增车辆生产企业予以公示,请社会各界监督,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与我们联系。公示企业名单如下:


序号
企业名称
注册地址
生产地址
备注

1
山西成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山西长治县光明路100号
山西长治县光明路100号
改装类其他乘用车和皮卡车生产企业升级为整车生产企业


  
  公示时间:2012年11月15日—2012年11月21日
  联系电话:010-68205206
  电子邮件:vehicle@miit.gov.cn
  
                          2012年11月15日